這本書是前陣子看完的,也是一看完就還了。所以這篇整理也是根據印象來寫xd

https://cdn-images-1.medium.com/max/800/1*2PPKPwEC0ouXpxivSefhCQ.jpeg

為何讀這本書?

其實我忘了為何把這本加入書單,我平常都是瀏覽網路,看到覺得好像不錯的書,就會截圖下來,然後覺得「是不是該來建立讀書習慣了?」的時候,就會從書單隨便挑幾本來借,雖然有的時候借來就是拿回家擺著裝飾而已XD。

這本書看完後,覺得值得看的點在於,他會刷新你對「道德存在」的認識。

https://cdn-images-1.medium.com/max/800/1*M0W4agDwFpGvdHkF6U6_lQ.jpeg

這本書

這是一本帶你認識「電車問題」的哲學書。

以電車問題為出發點,帶著你各位看,為何往往我們出於理性判斷的預測,與真實案例總是落差甚遠?到底是什麼東西衡量著我們的「道德、價值觀」?

典型的電車問題:一台電車在眼前,即將壓過被綁在鐵軌上的五個人,而你旁邊剛好有個把手,拉一下,即可讓車轉往另外一條只有一個人的軌道上,你要拉還是不拉?

在面臨電車問題,許多人的選擇,應該都偏向於「犧牲少數來避免多數犧牲」這個作法。但是若換種說法、加入一些元素後,我們還有辦法理性的做出選擇嗎?例如:「五個路人 vs 你的愛人」、「五個8+9 vs 一個教授」。

這時,大多數人都有可能因此動搖,但是動搖的點是什麼?「捨少救多」為何在加入一些條件後,就變得不那麼正確?

書中還有很多電車問題的例子,但我就點到為止。

這本書帶給我的一個重大的反思,「你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偉大(理性)」。

為何我們時常做出一些選擇後,並沒有讓我們獲得解脫,反而覺得「哪裡怪怪的」。因為事實是,大多數時候我們對於選擇,都只是「兩害取其輕」,「害」沒有因為你選擇輕的,就變成「利」了。

而且這個「害」,不是綁死的,而是與時俱進的,很有可能上一秒你認定它為害,下一秒就不覺得它是害了。

在寫這篇文章這個當下,最直接能感受的例子,大概就是某藝人的醜聞。

假設電車問題改成:「五個8+9 vs 一個你認識的羅姓藝人」。在新聞被報前,可能選擇前者的多,但新聞被報後,你可能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。

再舉上次臨時做的「本斥但大」圖,其實我們做選擇,某種程度很像「彈簧」過了「彈性限度」後,我們原本的「形狀」就會被「改變」。

https://cdn-images-1.medium.com/max/800/1*Ij9BLnsCYY7_vUSS8cMZNA.jpeg

一張圖可以用兩次,真爽XD

雙重效果?標準?

寫到這邊,花了不少篇幅在講「雙重效果論」包裝的「各種問題」。

用數學上來想,大概就是根據不同的基底、運算規則、函數作運算,同樣的元素進去,得出的結果卻很有可能不同。

舉個前幾天在fb看到的梗圖,原處

https://cdn-images-1.medium.com/max/800/1*fN8QY9xLl_s8Mv8ujWwTiw.png

書的前半,舉出電車問題矛盾點後,超有趣的是,作者突然破梗了。

作者說「前面某頁舉的某個哲學家,其實是假的。」但為何看的當下,沒察覺到?因為他造假的「人名」符合我們認知中的「人名」。

印象中他是寫類似「John R. Ken」這樣,「隨便舉常見名字」的「組合」。如果他是寫「蒙奇.D.哈登」,大概就被秒解了吧XD。

若對應到數學,大概可以說它是常見名字的span吧。(硬要吊書帶)

這時,本書最精華的句子來了:

”被辨識為真的信念,就是知識嗎?”

講真的,看到這句話後,覺得看這本書值回票價(騎車去圖書館?)

是誰在主宰你做選擇?

作者提到的這個問題,又稱葛梯爾問題,提到為何這個問題被提出後,造成各學界轟動?

(據說這只有三頁的論文,是這哲學家a.k.a教授,為了應付學校而產生的論文)

葛提爾問題(1963)是在駁斥學界對知識的定義「知識是被證實真的信念」。我們一般是怎麼認定一件事情為真?

舉例:

  1. 雞有兩隻腳
  2. 我相信雞有兩隻腳
  3. 我摸到某生物學家說是雞的動物,確認它有兩隻腳

看起來很合理,但換隻現在無法摸到的動物

  1. 恐龍有兩隻腳
  2. 我相信恐龍有兩隻腳
  3. 我摸到某生物學家說是恐龍的動物,確認它有兩隻腳

看到我例子舉超爛的後者,你可能會大聲斥責「恐龍早死了,你的認知是恐龍喔?」,或問「怎麼了嗎?」簡單來說,這套「認識知識的過程」,出現一個盲點。

假設第一條「事實」恆真,然而我第二或第三條其中一項不符合,那我很有可能會得到第一條為否的結論。當然也可能我假設錯誤,結果第二第三剛好都成立,然後就弄假成真了。

這邊突然想到可以吻合剛剛第一個舉的例子(其實應該也被講爛了)

  1. 雞如果沒腦,就死了
  2. 我相信雞沒腦,就死了
  3. 我家賣雞肉的,我殺了無數的雞,的確都沒腦就死了

然後,獵奇的反例來了,無頭雞麥克(Wiki)

更好的例子,可以看維基百科舉的「主管選人&彩券」的論述。

這似乎也能連結到P=NP?問題「是我驗證答案難?還是我看了別人的參考答案後,我去驗證這條答案難?」但想到這些,都沒有回答到問題本身,只又再次的說明「我們認知的世界,由我們認知為真的信念所構成的。」

舉個我這幾天跟朋友聊天的例子,「電腦」到底是「上帝」設計、創造?還是「圖靈」設計、創造的?有人可能會說「是根據人類對大自然的發現、數學嚴謹的驗證後,應用、設計下的產物」。

但若是以我的出身背景(電腦在我出身前就被誕生),那這東西,對我而言,我該如何驗證是誰創造的?誰說的算?我去罰站屋組一台,惡補一堆很難的數學理論,就稱得上驗證了嗎?

到這邊,有點離題了,點到為止。

但分享東野閨吾《科學?》裡的句子:

嗯,我覺得數學家根本就是神。

「沒錯,為了成神,我要回歸數學系啦」???沒,這是我說的。

https://cdn-images-1.medium.com/max/800/1*V_phn4fNa--B12pXihI8Dg.png

前幾天在fb看到人家分享的112數學教授語錄

我覺得啦,這句話可以再推廣成:

某種程度上,每個人都是神,自己的神。

我只要建立在「我信念某事物為真,並且重複驗證是否為真」這條件下,若有天我驗證無數次都為否的東西,被驗證為真,我就是神了。

最後通牒賽局&經濟學者預測

書中尾段,還有提到一個蠻有趣的例子,最後通牒賽局:

假定某富豪說,今天某富豪給小華和小明100萬,小華來決定要給小明多少,如果小明直接說好,富豪就照小華說的給。若小明有爭議,富豪就直接不給。

照理性的思考來想,不管如何分配,對小華和小明都是賺的,即使小華只分配1塊錢。

然而,這種共利的思考,卻不符合實際的統計數字,根據書中提到學者統計。在各地、不同人種、不同經濟階層、不同的總數大小等等,都有不同的結果,這也告訴我們,我們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理性、追求效益。

(雖然我也無法驗證這個理論,只能看看相關文章、抄書、隨口問問朋友罷了)

其他提點

書的後半,大概有提到近代開始蓬勃發展的醫學、神經科學、心理學等等,也提出了一些,或許未來你我都會肉體體驗到「科學與道德矛盾」的問題。

  • 「若吃藥就能變聰明,我們該這麼做嗎?」
  • 「若我們能掌握大腦的知識,對於犯罪的行為,道德、法律還站得住腳嗎?」這個能對應最近正夯的法官判決新聞

反思

有點掰不下去了哈,書的資訊含量真的十分的廣、博學,若你真的有認真看到這裡,我就直接老套的說,這本真的好棒,去看去看。

而這篇只是我看完當下記錄(也沒多仔細看),列得簡單整理+腦補+google惡補,生出的。

我想用幾句看過覺得很穩合的話,來對照書末給出的結論。

電車學的實驗或許沒有什麼實質價值。但給予我們挑戰道德的鑰匙。促使我們去探討如何對待他人,以及該如何生活。

有時,遇到問題,不需要太急著追求答案,不然很有可能被問題本身解決掉。

(不然你可能交休學單的速度,會超過交考卷的速度)

在這個資訊獲取容易的年代,或許懂得收斂所學,有可能是自己的,也有可能是借用別人的。

反正,以成為自己的神為目標,去追尋、創造,才是珍貴、難得的。

「都在路途上了,就別問自己準備好了沒?」_《邊讀邊走》

「可以擴大解釋文學,但不要只有文學。」_昨天看到的文,覺得不錯

或許,在打開以電車問題存在的潘朵拉盒子後,「發現認知不同會產生差異」的價值,已大於「找出問題的答案」的價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