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當職業砲灰的同時,把這本書掃完惹,來寫個心得。

不成文傳統,看完就還掉了。憑印象+GOOGLE來寫。

會下這有點腥羶色的標題,主要是不想讓這篇,有種:

  • 「這個人又要高談他的正義了。」
  • 「讀這種書好了不起、阿不就好棒棒喔。」

這種感覺。(結果點進來還是滿滿的書袋?)

https://cdn-images-1.medium.com/max/800/1*vmHicBsxBjxmcdWIDk7cyw.jpeg

讀完其實覺得,蠻有趣的XD,看完有種全身上下被嘴一輪的感覺。

為什麼讀這本書?

借這本書的動機,是因為看上本《數學大歷史》的過程中,大概觀察到歷史上有名的數學家,「要碼是數學權威的同時,也是哲學權威。」、「大多留名的數學家,在投入數學前,其實都有一定的人文背景」、「這作者太潮了吧,數學教授又出詩集。」

所以在邊看這本書的同時,我也默默的把一些提到的哲學著作加入書單。而這本「理想國」就是上本讀沒超過一半、在介紹古希臘數學發展時,隨手預約的書。

目的就,單純想嘗試看看,這樣能不能更接近這些神人一點吧XD

「數學你不行,那哲學呢?」巨大的棒子出現在我面前。

「我……我不…我可以。」

這本書

這是一本瘋狂對話的書。

你可以想像平常跟朋友講幹話時,你講個不停,對方有耐心的跟你辯、吐槽你,後來被你說服,瘋狂答「是」、「你說的都對」的場景。

有趣的是,這本有時候連對話的心理OS都有寫出來XD。

蘇格拉底:(好不容易掰完了這個話題,你他媽別再做這個話題的球給我好爆?)

什麼是哲學?

原著是柏拉圖寫的,紀錄老師蘇格拉底上課的筆記,所以大部分都是蘇格拉底講話,有時候看到跨好幾頁的話,你會懷疑他不會斷氣嗎XD?

擁有話語權,並不代表他講的都對。書中的其他人都是重要的存在,有的是站在反面角度DISS、有的則是以完全順從的角度拿其他例子進去套套看。不過畢竟老師還是正派,所以幾乎都是他掰贏啦。

值得說的是,在分析、追求真理的辯答間,蘇格拉底很少正面反駁一個論點,更多的是針對一個論點的假設提出問題、確認沒被提到的定義,並且運用直觀的例子來更進一步探討,是否正確。

這有命中書中一開始提點關於哲學的定義:

某哲學教授+大學生辦哲學營隊給小朋友玩,並且問小朋友:「哲學是什麼?」

小朋友回答:「我知道,哲學就是有些話,你覺得很有道理;然後過了一百年之後,還是覺得很有道理。」

然後就是吹捧這句話多屌,原來哲學就是存在於對話之中。

也就是說,一句橫跨各種時空背景,就算是出自不同人講的話。聽到的人當下直接認同,或者無法立即反駁的話,那這句話就屬哲學的領地。

不過這本書不是一本要告訴你如何正確釣魚的書,而是在一本問你怎樣叫做「正確」釣魚的書。所以書中八九不離十都在討論

「正義不正義?善不善?」

心得

其實看這本書的過程,覺得裡面的論述瘋狂打臉自己……覺得自己很多認定對的事,換個背景就完全不對了。或是自己所想出來的事物,你換個角度想,就又出現bug。

想到最後,終究就是什麼是對or不對、正義or不正義、善or不善?

不過蘇格拉底給的答案很豁達,也與之前看的流浪者之歌有種莫名的契合感。(這是我想的,不是他講的)

「正義適合拿來當作信念、美德,但是不適合拿來當作圭臬、法條。」

也就是說,如果無時無刻拿這些最高G.O.A.T.來審查自己,到頭來你對自己的認識會漸行漸遠,你會覺得自己是個廢柴。為什麼?

Thrasymachus(譯名太饒舌,所以直接找英文)

一開始戰神般的挑戰蘇格拉底,針對他跳針「正義是絕對對人生有益的。反之有害的論點。」提出「正義是強者的利益」,甚至直接點明「正義根本就不存在」。

這個論點,也是在我的認知中,最接近「正義」的答案。就像舉美隊3裡面,分鋼鐵人跟美隊陣營,兩邊都擁有各自的「道理」,那選邊戰的時候,你要選哪?(不過我猜一開始會去電影院看的,大概都美隊派ㄅ)

蘇格拉底面對這個說法,只能一邊喊『是』,一邊從「個人」延展到「國家、執政者」後,才找到:「假設執政者代表『絕對正義』,那執政者若不小心,犯錯立下了「對弱者有利益」的法條,那還稱得上正義嗎?」

從最近最能直接體現的例子,大概就是這幾次大法官釋憲。假設所有人都認同大法官的選材標準,代表他是「人民所選」,那麼這時大法官講的話就是『絕對正義』。

然而,今天某患有精神病的人殺了另外一個人,大法官依據人權與行為能力的信條,判斷其精神病患無罪,引起了很多討論。

這讓我想到之前讀那本電車問題時,其中的某例子「今天一個人患了腦瘤,使他的行為出現異常,常跑去猥褻孩童,大多數時候,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衝三小。」

這時候,要如何追究責任?

  • 罰那顆腦瘤,把它割掉。
  • 罰腦瘤長在他身上的他,因為他輕易被腦瘤控制,不應該。
  • 他,因為事情是他做的。

我自己是覺得罰完就沒事,但是大法官代表整個國家。

說到底,這種A不確定是不是A的情況下,A侵犯B的問題,到底誰是弱者?誰是強者?誰該被處罰?B被侵犯後,確定A不是A就了事了?


到這邊有點進入迴圈了XD先停,畢竟我對法律什麼的其實一無所知。

其實幹話這一大段,現在要我回答大概還是回答不出個三小,我也沒那麼偉大。

提一下書最後回到正義、善等等的話題,蘇格拉底用詩人、藝術家作為收尾,認為這世界的任何事物都無法去影響我們所知的「正義與它的美德好夥伴」。如流傳至今的史詩、童話故事、畫作,就算再荒謬,你都還是能從中腦補個影子出來,所以就算全部都是「假的」,還是有那個「似真」的「存在」。(話語霸權?)

不知道講到這,若真的有人看,多少人可以看到這裡XD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打三小了…

簡單啦「盡力去做不正義的人,你夠徹底就會變成正義的人了。」

那些棄名利、財富等立志故事(aka幹話),在被你看到的同時就具備名利、你認為好的東西了…

與其思考如何成為正義的人,倒不如思考,如何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,不被自認為正義的人說嘴吧。

「正義適合拿來當作信念、美德,但是不適合拿來當作圭臬、法條。」

「有些話,你覺得很有道理;然後過了一百年之後,還是覺得很有道理。」

「能留傳至今的事,代表它不影響我們一切安好的生活。」

(又甩鍋給時間了)

(轉考涼了QQ)


2021年0913搬運更 這本真的硬,有機會再來看一次好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