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邊放閱讀卡片和筆記的筆記。

How to take smart notes

Created: October 2, 2022 9:16 PM
Tags: 2022書, 學習, 筆記
最後更新: October 12, 2022 10:54 PM
譯名: 卡片盒筆記

主旨

這本書是在討論「在寫下筆記之前」,我們該做的準備的部分,以及如何不靠意志力,去維持這個寫筆記的習慣。

  • 筆記的價值在於寫下來前的思緒整理,就像是在把一本按照屬性分門別類地擺放到書架上。
  • 寫筆記相關的技巧,並不是這本書的重點,
  • 如何使寫出「有組織性」的筆記才是。優異又多產的寫作,奠基於好的知識管理(筆記)。
  • 寫作(應該也包含運用、任何創作),我們仰賴的會是自己長期累積下來的筆記,而非大腦或是教科書
  • 只有長期保有自律的「寫作習慣」,才能有效的累積知識,如此一來在書到用(寫論文)時,才不會因為沒素材而陷入焦慮、寫不出東西來。
  • 筆記不一定要從空白頁(從0)開始,若覺得自己沒什麼好寫的,就會陷入恐慌
    • 意思是你可以在人家已經寫好的架構下,進行補充?
  • 有趣和有意義,永遠都可以打敗「要有意志力」。
  • 你是怎樣的人一點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。若能完成指派任務,並且是用聰明的方法完成,那麼成功就是指日可待。
    • 其實不太需要在意自己聰不聰明,同時只要用意志使自己更自律,這是我們可以掌控的。
    • 但是我們無法單憑意志去達到自律,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,很快就會帶進,而且也無法長期累積太多。

Ch1關於寫作需要知道的事情

  • 系統必須可靠,我們才能毫無顧忌地去依賴
  • GTD的精髓在於處理十萬火急的事情,但是這套系統的缺點在於沒有顧到其他順序較低的事情,這就好像堆放雜物一樣,雖然不重要,但一直沒處理很擋路。
  • 寫作並非線性的過程,我們不應該仰賴「計畫」來執行,而是應該仰賴有系統的收集素材,在寫作時去連結不同觀點,可能彼此沒有什麼關係,但是因為素材存在,而有ideas去連結它們。
  • 寫作並非線性過程,我們應該在不同工作項目間切換

Ch2.關於寫作必須要做的事情

  • 人必須仰賴寫下來,才能長期記事情;只有用自己的話語寫下來,才能真正理解內容要表達的意思。
  • 近年研究表示,電腦筆記的出現並沒有讓物理學研究有所突破,但是讓人類更有可能的去做抽象思考,這表示我們的大腦十分仰賴外部鷹架去思考事情。
  • 如果不管怎樣都得寫,何不把東西整理成一份資料庫,日後還有機會出版呢?

2.1 寫論文的步驟

  1. 靈感筆記Fleeting notes,讓自己隨時都保持可以有紀錄思緒的管道。
  2. 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s,讀書筆記。不要只是抄下來,而是要理解原文段落的內容後再寫,把這些筆記與書目一起記下來,之後可做為參考資料。
  3. 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s,把前面兩者的筆記與自己的研究項目產生連結。只要翻閱卡片和筆記,這動作會十分迅速,因為這裡只會放你有感興趣的東西。
    • 不要讓想法只是停留在收集而已,要讓這些想法發展出見解、論證、論述。
    • 已經有的想法是否互斥?還是有關聯?能產出新的東西嗎?會產生什麼問題嗎?
    • 應該把這些想法寫得像是要給人家看一樣清楚,使用完整的句子寫,紀錄參考資料、資料出處。內容要追求準確、簡潔,並且在寫完後把對應的第一個靈感筆記丟了。
  4. 把新的永久筆記,加入舊的筆記裡頭
    1. 把新的筆記放在一個或是多個筆記的後面,看看哪個主題與這個筆記直接相關,如果沒有可以放在火車最尾端
    2. 在相關筆記上加入連結
    3. 確認下日後能不能輕易地找到這條筆記,或者在另外一個筆記上加入入口連結
  5. 試著由下往上開始探索,發展主題、問題與研究計畫。
    • 透過這個過程來看自己現在擁有什麼、欠缺什麼。
    • 不斷閱讀新的東西,來加強或改變自己的論點,並且發展個人論述。
    • 做更多的筆記,看這些筆記會把你帶到哪裡去。
    • 從自己擁有的東西開始奠基,就算卡片盒沒有東西,也不會是從0開始。
    • 如果出現發展、頗有看頭的看法,別死抓著原本的想法不放。
      • 有這個跡象,除了你原本就對這主題有興趣外,還有一種可能代表你正在產生見解
  6. 累積一些筆記後,便可決定你要寫的文章主題
    • 並非從未來你要讀的書、還未知的想法來書寫
    • 使用先前已經紀錄的筆記,把它們放在大綱上,看看還欠缺什麼,也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回顧筆記
  7. 將筆記組合成草稿,而非只是把筆記抄下來。利用這些筆記,轉譯資料成前後連貫的內容,並且嵌入論點與脈絡,檢查漏洞並加以填補,或者改變論點。
  8. 修改與校對,幫自己案個讚,然後進入下一個寫作計畫(XD)
  • 你不會只有一篇文章,或一件事在處理,做這個筆記的好處是,你可以同時有不同的事情在同時進行。
  • 並不是讀到的資料都會剛好是我們要的資料。若你已清楚你在讀的文字,有哪些資料,那你就沒必要去讀了。
    • 我們如何知道現在在讀的文獻有沒有價值?方法就是讀它,即使只是讀一小段。
    • 我們是為了做報告而讀書,然而書可能只有一點點對這有幫助。何不把從書中得到的想法做成卡片盒筆記,這次可能用到這小段,而其他的筆記可以在下次想到、連結到的時候拿出來用呢?
    • 讓所有的筆記都有參考價值,在產生新想法時,有舊想法可以參考。
  • 依照興趣去學每一種資訊,未來對我們的理解、思考與寫作都會有所幫助,通常最棒的想法都來自預料之外。

四大基本原則

寫下來是唯一重要的事情

  • 讀書並不是為了替學習者預作準備,以便日後進行研究。讀書本身就是在做獨立研究。

    • 沒有人是從零開始,每個人都能自己思考
    •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獲取事先無法知道的見解
    • 讀書應該與社群分享,把想法偷偷藏起來那就等於沒讀
  • 一項事實無法被他人重現出來,那就不是事實

    • 真理不屬於任何人
    • 教授不是為了學生而存在,反之亦然。兩者的存在是因為真理,真理永遠是公開透明的,不管在哪裡發表都是如此,誰發表的也不重要
  • 寫作的目的在於專注

    • 寫作會使你更專注在獲取重點資源,會迫使你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得到資訊
    • 參加研討會、課程時,因為你有具體的目標,而會比較專注
    • 目光放在寫作(產出)上,不代表你要放棄任何獲取資訊的機會→而是會使你吸收知識更有效率

    沒有人是從0開始

    常見的研究方式為:先決定主題→提出計畫→進行研究→寫出來。

    然而,這種研究方式都只是理想性的計畫,實際上研究很少會照著步驟來。

    決定主題並非來自於擲筊

    我們在決定主題或者是構思固定主題如何切入時,通常我們都是先對主題有一定的認識之後才能決定「要如何寫?要寫什麼?」,每一次的動腦都是建構在以前認知到的事情上面(先入之見),然後在你進一步去研究之後,去修正你的認知。

    在寫之前要想好要寫什麼,這個建議不但太晚,也是太早。

    太晚是當你面對空白紙要寫東西的時候,你已經錯過了能累積寫作的機會

    過早則是如果你先選好要書寫的主題,再安排內容相關研究工作,此時「先想好題目」又有點過早了

讓工作帶領你往前

最能激勵我們的就是我們做得越來越棒

有時候讀難懂的東西時,最直接有效的驗證方式,就是用白話文再把它陳述一次。

簡單最重要

貨櫃的發明相當單純,就只是一個卡車司機不希望再遇到塞車,而誕生出來的點子。這簡單的點子使得世界經濟大翻轉。

(長榮陽明航海王?)

作者舉貨櫃的例子作為引介,說明一般我們所學習的筆記方式,是利用主題、題目,有著明顯的脈絡下來,由上而下誕生的,然而這麼做有兩個壞處:一來隨著主題延伸,會變得難以回憶;二來時間累積會使主題過於複雜。這會樣的分類方式,會加重大腦的負擔,需要使用腦容量來記得這個知識樹裡的脈絡,然後才能提取筆記。

而使用卡片盒筆記的方式,就好像讓每個筆記都像貨櫃般搬運知識,而我們只需要專注在填充貨櫃的知識就好了,剩下的就是依靠良好的系統、筆記工具去搬運與組織,我們只需要專注於思考內容即可。

若你想讓筆記擁有最佳的筆記效用,最好要把筆記分成三類

  1. 靈感筆記:用來存取靈感,用什麼寫都可以,這種筆記通常一兩天後就丟掉了。
  2. 永久筆記:這些筆記拿來存必要訊息,不論經過多久都還是可以再理解,這種筆記永遠都不會被捨棄
  3. 專案筆記:這種筆記只和特定專案有關。這種只會被存在特定專案項目,專案結束後就會被封存或是丟掉。

常犯的錯誤

  1. 把上面三種筆記模式混淆,使得有產出、價值的筆記被雜亂的筆記項目稀釋掉
  2. 只收集特定專案計畫的筆記,聽起來合理,但是缺點是你必須跟著專案從頭開始,而且有趣的點子也會無法在此類筆記延續:這會使你在某個專案期間發現、思考、遇到的一切喪失
    • 如果沒有一個專門存放永久性筆記的地方,你會容易迷失在專案裡頭,要碼間隔很久才有新點子出現,要碼得依靠記憶力。
  3. 一切事情都寫成臨時筆記
    • 壞處就是當筆記量一多,從筆記堆裡找有用資訊的門檻就變高

    • 臨時筆記應該很短期內(一兩天內),就有辦法讓你歸檔成永久筆記,不然還不如不要寫。

    • 臨時筆記只是提醒你,你曾經有過什麼想法,而這種臨時的想法是很短暫、具有時效性的。因此時間到了就該拋棄,你沒有花時間歸檔,一來它不夠重要、具體,二來它在未來真的被你在需要的時候挖出來,能給予的幫助也有限,因為你要進一步去深入時,這類筆記無法幫助你。

    • 如何判斷筆記是否太久沒被處理?很簡單,只要看一眼判斷看不看得懂就行了。